
艾灸
艾灸是一種起源於中國北方,在戰國時代已相當盛行,是中國最古老的醫療法之一,有近三千年的歷史。艾灸具有多種益處,包括溫通經絡、補中益氣、消瘀散結等。
在艾灸治療中,艾絨被用作灸具。它是由經過特殊處理的艾葉制成,具有溫熱性質。藉著將艾絨點燃並放置在特定的穴位上,熱力通過經絡傳遞到相應的器官和組織,起到溫暖和刺激的作用。艾葉在中藥上為純陽之品,能補陽氣,通十二經。有理氣血,逐寒濕,暖子宫,止諸血,溫中開鬱,調經安胎的功效。如用在火灸上,更能透諸經,而逐百病。現時多用艾絨作灸法,在人體穴位施灸,依循經絡的傳導溫和的熱力,以及艾的藥效。因而有溫通氣血,調整機體功能,提高機體的免疫力,治病防病保健的功效。臨床上多用於虛寒、陰證、慢性久病、陽氣不足者,以及一些與氣滯、血瘀、寒濕有關的疾病。艾灸可以通過刺激穴位和經絡,調節氣血運行,促進新陳代謝,增強免疫功能,改善身體的整體狀態。
【艾灸適合人士及功效】
溫通經絡
補中益氣
消瘀散結
調經安胎
虛寒
陰證
慢性久病
陽氣不足者